腺样体肥大是 3~10 岁儿童的常见多发病,据报道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为9.9% ~ 29.9%。虽发病率高,但这些年并没有上涨趋势。我们觉得腺样体肥大越来越多,是因为大家对它更加重视了。
我的孩子咋变丑了?
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在“作祟”
义乌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病房内,11岁的朵朵(化名)眼角、鼻子红红的,刚做完腺样体切除术的她还不太适应口鼻流出的分泌物。
“这是正常的,有鼻涕就用纸巾轻轻地擦一下,不要用力擤,下午两三点可以给孩子煮点粥之类软烂的食物,好好休息明天就可以出院了。”病房内,护士长沈雅舰正在悉心嘱咐着朵朵妈妈。
她解释,腺样体切除术后,手术创面处于恢复阶段,可能会导致局部黏膜充血、水肿,从而导致出现鼻涕的症状,这是正常的手术创伤现象,一般无需过于担心,鼻涕可自行吸收。
“孩子晚上打呼噜,老是一口气上不来的感觉,我就要经常帮她换姿势睡觉,这个牙齿也越来越凸。”朵朵妈妈表示,几年前在外院朵朵就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,但症状不是很明显。
但不久前发现朵朵总是鼻塞流涕,晚上睡觉鼾声较响,张口呼吸,憋气,辗转难眠,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学习,面容变化也比较大,所以一放暑假赶紧带来医院看看,完善检查后诊断为“腺样体重度肥大、鼻窦炎”。
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、增殖体,位于鼻咽部的后壁和顶部,两侧咽隐窝之间,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作用。当病菌入侵孩子呼吸道时,腺样体会与扁桃体一样启动防御,进入战斗状态,暂时变得肿大,当病原体被清除时,腺样体就会恢复原来的大小。
正常生理情况下,儿童2-6岁时增生旺盛期,10岁以后逐渐萎缩,至成人则基本消失
鼻部炎症反复刺激会影响腺样体的正常发育,如反复的感冒发烧、鼻炎、咽炎、扁桃体炎等炎症的慢性刺激,导致腺样体以及扁桃体肥大增生,久而久之,“肥胖的身躯”就再也回不去了。
“患儿腺样体面容明显,并且已经导致比较严重的缺氧性睡眠状态,久而久之会导致身体发育不良和智力发育迟缓。”耳鼻喉科医生刘梦芸建议手术治疗。在和家长沟通后,刘梦芸为朵朵实施了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。
考虑到大部分家长对手术住院时间长和麻醉的担心,刘梦芸介绍道,目前,中心医院已把腺样体切除术列为日间手术,也就是在24小时内即可完成入院、手术并出院。而麻醉药物对孩子的影响也只局限在麻醉期间和术后的数小时内,随着代谢排出,此后不会对身体和大脑有任何影响,家长们可以放心。
发现腺样体肥大就“噶一刀”?
耳鼻喉科专家:倒也不用
“我儿子老是清嗓子一样地咳咳咳咳咳......”6岁的小亮(化名)正被妈妈固定着脑袋乖乖接受鼻咽内镜检查。
“有腺样体肥大,不是很严重。”耳鼻喉科主任楼正才为小亮检查后建议保守治疗,对症用药抑制炎症反应,观察腺样体肥大的情况。
腺样体肥大治疗方式
保守治疗
对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轻中度阻塞,可以在专业耳鼻喉科医师的评估后,通过用药抑制炎症反应,从而改善症状。如果保守治疗无效,建议行腺样体切除术。
手术治疗
通过全面评估腺样体肥大对孩子是否造成睡眠呼吸障碍、反复感染性疾病(鼻窦炎、中耳炎等)、生长发育不良、颌面部发育异常等;同时还会评估扁桃体肥大等其它相关疾病。根据评估结果,选择治疗方式。如果孩子常年有呼吸道症状、打鼾,那么腺样体肥大自行痊愈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,建议越早手术越好。
家长朋友可能会问
切除腺样体是否会影响孩子免疫力
腺样体切除通常不会对孩子的免疫力造成长期影响。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,它确实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,但随着孩子的成长,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完善,其他免疫器官会补充腺样体的免疫功能。对于小儿来说,其最重要的免疫器官是胸腺,肥大的腺样体切除后,睡眠期间缺氧的消除会明显改善胸腺的功能,足以弥补腺样体切除对免疫力的影响。
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腺样体肥大· 耳部症状:听力减退、耳鸣、甚至耳痛。
· 鼻部症状:常犯鼻炎、鼻塞、流鼻涕,睡觉打鼾,严重时还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。
· 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: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黏膜,常引起夜间阵咳,易并发气管炎。
· 腺样体面容:上切牙突出、牙列不齐、唇厚、上唇上翘等面部特征,表情呆滞、反应迟钝。
· 全身症状:厌食、消化不良;内分泌紊乱,引起生长发育障碍;夜惊、磨牙、盗汗、白天困倦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等;
图源:腾讯医典
腺样体引发的“颜值危机”已经出现“腺样体面容”,意味着其颌面部生长发育出现了异常。同时,上气道狭窄所致低通气缺氧状态,加重了对孩子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。建议家长一定要咨询正畸专科或耳鼻喉科。